10 个关键的 DC 电影事件,发生在 DC 动画系列的几年前

10 个关键的 DC 电影事件,发生在 DC 动画系列的几年前

DC 的真人电影生动地再现了超级英雄电影中最令人难忘的一些场景。然而,这些关键时刻中的许多最初都是多年前在 DC 的动画系列中制作的。从令人震惊的反派转变到英雄失败的决定性时刻,DC 的动画宇宙一直领先一步。这些动画改编作品奠定了关键的叙事基础,最近开始出现在大屏幕上。

值得注意的是,DC 动画宇宙 (DCAU) 及其后继者早在真人版之前就已着手处理重要的漫画故事。《蝙蝠侠:动画系列》《超人:动画系列》《正义联盟无限》等著名节目的故事情节后来在 DC 扩展宇宙 (DCEU) 和各种 DC 电影中重新出现。动画的灵活性使创作者可以自由地传达雄心勃勃的漫画情节,从而使改编作品不仅为未来的项目奠定了基础,而且在质量和故事叙述方面也往往超越真人版。

10.佐德将军入侵地球

就像《超人:钢铁之躯》中那样

超人:钢铁之躯中的佐德将军
超人动画系列中的 Jax-Ur

2013 年的电影《钢铁之躯》将佐德将军描绘成一个灾难性的威胁,最终在大都会与超人发生了史诗般的冲突。然而,这并不是 DC 视觉叙事中佐德与地球的首次对抗。在《超人:动画系列》中,一个名叫杰克斯-乌尔的角色——他与佐德有许多军国主义特征——领导了一场反超人的叛乱。杰克斯-乌尔和他的同伙玛拉在逃离幻影区后试图征服地球,这一叙事线为《钢铁之躯》的剧情铺平了道路。

此外, 《正义联盟无限》中加入了佐德式的人物,表明流亡的氪星军阀寻求复仇的想法之前已在动画中探索过。虽然《钢铁之躯》采用了更具破坏性和分裂性的路线,但动画故事优先考虑了超人的道德复杂性,使其同样引人入胜。

9.哈莉·奎茵变身反派

就像在《自杀小队》中看到的那样

自杀小队中的哈莉·奎茵

玛格特·罗比在 2016 年的电影《自杀小队》中饰演哈莉·奎茵,展示了她作为混乱反派的崛起。然而,这种转变早在几十年前《新蝙蝠侠历险记》的剧集“疯狂的爱”中就首次有意义地描绘出来。这一集错综复杂地探讨了哈琳·奎泽尔博士堕入恶棍的过程,揭示了她被小丑操纵以及随后演变成哈莉·奎茵的过程。

与电影中对她的背景模糊描述相反,这部动画片全面而悲惨地描述了她是如何被误导的,最初她被介绍为一名能干的精神病医生。动画叙事深度细致地呈现了哈莉的旅程,突出了她性格中的悲剧元素,这些元素决定了她的喜剧传奇。

8贝恩折断球棒

就像《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中那样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中的贝恩

2012 年上映的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中,贝恩打断了蝙蝠侠的后背,这是最令人震惊的场面之一。这一重大的漫画事件之前曾在《蝙蝠侠:动画系列》中出现过,尤其是在贝恩出演的那一集中。虽然动画版没有描绘出完整的骨折,但它将贝恩塑造成了蝙蝠侠最强大的对手之一,凸显了他的力量和智慧。

动画版成功刻画了贝恩的战略能力和残暴的武力,而真人版中则没有那么明显。动画版对贝恩的性格进行了刻画,将他塑造为一个诡计多端的战略家,让他成为了一个更加可怕的对手。

7.哈莉·奎茵离开小丑

就像《猛禽小队》中那样

猛禽小队中的哈莉·奎茵

《猛禽小队》突出了哈莉·奎茵与小丑分手后走向独立的历程。这种叙事弧线虽然对真人电影来说是创新的,但对动画来说却并不新鲜。在《蝙蝠侠:动画系列》中,哈莉在离开小丑开始新生活之前就曾有过自我怀疑的片段,而这一情节最终在 2019 年的系列《哈莉·奎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早期的动画,如《哥谭女孩》,也涉及哈莉试图摆脱小丑的控制。这些动画描绘不仅早于电影对哈莉独立性的探索,而且更深入地审视了她的角色发展,优先考虑情感深度而不是耸人听闻的动作。

6.组建自杀小队

就像在《自杀小队》中看到的那样

自杀小队

早在大卫·阿耶 (David Ayer)执导的《自杀小队》(Suicide Squad ) (2016) 将特遣队 X 带入影院之前,这一概念就已经在动画世界中得到详细阐述。《正义联盟无限》的剧集《特遣队 X》向观众介绍了由里克·弗莱格 (Rick Flag) 领导的自杀小队,其中包括死亡射手 (Deadshot) 和回旋镖队长 (Captain Boomerang) 等角色。

这部动画作品有效地展示了该团队在政府的严格监督下执行的秘密任务,突出了团队成员之间明显的紧张关系以及他们为了生存而相互背叛的决心。动画格式允许以更理性的方式呈现团队的动态——专注于战略而不是华丽的视觉效果——为如何描绘这样的团队开创了先例。

5.蝙蝠侠被父母的记忆所困扰

就像《蝙蝠侠:侠影之谜》中那样

蝙蝠侠:侠影之谜

虽然蝙蝠侠的悲剧起源是他的故事的一个基本方面,但动画系列比电影更深入地探讨了托马斯和玛莎·韦恩之死对心理的影响。《蝙蝠侠:动画系列》包括一些强有力的剧集,描绘了布鲁斯面对过去的挑战,如“黑暗中的梦想”和“或许做梦”,通过生动的噩梦描绘了他挥之不去的悲伤。

值得注意的是,《无所畏惧》中,布鲁斯因接触稻草人的恐惧毒素而出现与他父亲相似的恶魔幻象。这一尖锐的瞬间与《蝙蝠侠:侠影之谜》中的场景相呼应,强调了布鲁斯在面对身份时所遭受的创伤。最终,动画更深入地探究了布鲁斯的心理,通常比真人版捕捉到更复杂的情感细微差别。

4.蝙蝠侠的武术训练

就像《蝙蝠侠:侠影之谜》中那样

蝙蝠侠开始武术训练

《蝙蝠侠:侠影之谜》(2005 年)重点讲述了布鲁斯·韦恩在拉尔斯·阿尔·古尔的指导下接受训练,将其描述为他成为蝙蝠侠的关键时刻。然而,这个背景故事的元素早在《蝙蝠侠:动画系列》中就已探索过,该系列在“忍者之夜”等剧集中介绍了布鲁斯的前训练对手京大健,揭示了布鲁斯严谨的武术背景。

这些动画故事强调了李小龙的武术训练不仅仅是蛮力,还包括纪律和策略。他的经历和早期的训练让他有能力与超人类竞争,强调了他性格的一个基本方面,这在动画和真人表演中都得到了共鸣。

3.超人与闪电侠赛跑

就像在正义联盟中看到的那样

超人与闪电侠赛车

超人和闪电侠之间的友好竞争是 DC 经典故事中深受喜爱的方面,并在2017 年的《正义联盟》中被改编成真人版。在这部改编作品中,两位英雄相互竞争,这一场景让人想起了《超人:动画系列》中经典剧集“速度恶魔”的动画描绘,该剧集在一场慈善活动中展现了他们的竞争。

这部动画剧集的叙事更加引人入胜,既审视了他们各自的优势和相互尊重,又围绕他们与天气巫师的比赛展开了更宏大的故事。与简短的真人版描述不同,动画版的赛道展现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将他们的竞争嵌入到重大的赌注中,并建立在长期的友谊之上。

2.超人变邪恶

就像在 DCEU 中看到的那样

蝙蝠侠大战超人中的邪恶超人

在扎克·施奈德的《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2016 年)和扎克·施奈德的《正义联盟》 (2021 年)中,超人被描绘成一个反派人物,这从 DC 动画故事中的各种例子中获得灵感。例如,《正义联盟》(2003 年)中的“更好的世界”等剧集探索了一个平行宇宙,超人领导着一个名为“正义领主”的极权主义政权,揭示了他性格的复杂性以及绝对权力的后果。

1.急冻人的悲惨背景

就像在《蝙蝠侠与罗宾》中看到的那样

蝙蝠侠:动画系列

在广受批评的电影《蝙蝠侠与罗宾》中,急冻人这一角色有着凄美而悲惨的背景故事,这为阿诺德·施瓦辛格的演绎增添了深度。这一情感叙事最初由《蝙蝠侠:动画系列》中广受好评的剧集《冰冻之心》创作而成。在这里,急冻人从一个单纯的冰冻主题反派变成了一个努力挽救身患绝症的妻子诺拉的绝望男人。

这种富有同情心的描绘凸显了他的人性,从而使弗里兹成为蝙蝠侠最复杂的对手之一。随着《蝙蝠侠》(2004 年)和《蝙蝠侠:未来》等连续剧进一步探索了他的角色,甚至连《哥谭》《哈莉·奎茵》等电视剧也借鉴了这种诠释的元素。无论真人电影如何,《蝙蝠侠:动画系列》仍然是弗里兹先生故事的典型代表,并继续影响 DC 宇宙的改编。

    来源和图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