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尔斯·舒尔茨的《花生漫画》和吉姆·戴维斯的《加菲猫》是历史上最受喜爱的两部漫画。他们的创作者不仅对彼此的作品产生了相互影响,舒尔茨还花时间重新设计了加菲猫,以表达自己的个人风格。这次合作并不是一次短暂的邂逅,它带来了持久的变化,粉丝们认为这是加菲猫的现代美学。
在接受Heritage Auctions 的一次揭秘采访(见下文)中,戴维斯分享了舒尔茨重新设计他那只著名虎斑猫背后的故事。在制作加菲猫的第一部电视特别节目《加菲猫来了》时,戴维斯遇到了一个重大挑战:加菲猫的初始设计给动画带来了困难,尤其是在片尾字幕中他的动作。

戴维斯回忆起当时的挫败感,承认道:“我当时非常沮丧,因为他的脚很小,身体却很大很圆。”幸运的是,舒尔茨就在附近,忙着自己的《花生漫画》项目。舒尔茨意识到戴维斯的困境,于是便迅速画了一张草图,提出了解决方案。
舒尔茨:加菲猫保持平衡的秘密
舒尔茨分享了保持平衡的艺术“秘诀”

他抓起我的纸,我惊呼“啊!”——他在我的草图上画画——他说,“史努比四肢着地时,他的脚就像小狗的脚,但当他站起来时,他的后脚会变大,让他更能保持平衡,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一点,但他站着看起来也很好。”于是他画了加菲猫站着的大猫脚,突然间加菲猫就平衡了……从那天起,他就开始走路了,这要感谢查尔斯·舒尔茨。
舒尔茨的“欺骗”表明了保持艺术一致性的重要性,即使角色设计在不同视角下略有不同。例如,在迪士尼的《冰雪奇缘》中,艾莎的头发在一个场景中穿过她的手臂,这违背了物理逻辑。同样,史努比和加菲猫在运动和静止时的设计也略有不同。如果精心设计,这些变化往往不会被观众注意到。

令人惊叹的是,舒尔茨和戴维斯之间的互动不仅促成了加菲猫的巧妙重新设计,而且还说明了如何通过合作的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塑造出一个受人喜爱的角色的精髓。
加菲猫的设计演变:有目的的转变
加菲猫特征的有针对性调整

虽然舒尔茨的影响在加菲猫的大脚上显而易见,但吉姆·戴维斯在角色的整个旅程中做出了更大的调整。最初,加菲猫被描绘成一只更逼真的猫,戴维斯逐渐修改了加菲猫的设计,以增强它的表现力和亲和力。回顾这一过程,戴维斯指出:
这绝不是故意的。这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以便加菲猫能够做他需要做的事情。为了更好地够到高架子上的馅饼,或者更好地四处走动。
1983 年,由于报纸短缺,许多出版物不得不缩小《加菲猫》漫画的版面,这也是一次重大改变。为了保持漫画笑点的清晰度,戴维斯故意放大了加菲猫的面部特征,确保年长观众的可读性和表达能力。
最终,角色设计在创意需要和偶然事件的融合中不断发展,从戴维斯为应对行业挑战而进行的改编,到舒尔茨在创意危机期间的指导。这种迷人的协同作用最终帮助塑造了可爱的加菲猫,并俘获了全球粉丝的心。
发表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