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位恐怖電影英雄,原來是真正的惡棍

10 位恐怖電影英雄,原來是真正的惡棍

恐怖電影常常扮演警示性的敘事作用,透過角色的考驗來警告觀眾。從科學怪人怪物的悲慘故事到家庭在擁抱鬧鬼空間之前無視嚴重警告,這些故事充滿了道德教訓。特別是,植根於民間傳說的恐怖敘事體現了永恆的倫理主題。英雄們經常面臨挑戰其品格的考驗,有時會導致悲劇命運,凸顯了道德操守的重要性。這種複雜性常常會導致一種令人不安的動態,恐怖電影中的惡棍的行為似乎是正當的,正如《嘉莉》中所見,主角的可怕報復源於她自己的嚴重虐待。

此外,恐怖類型巧妙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焦慮。最近,圍繞人工智慧的恐怖敘事激增,探討人為錯誤和道德違規的後果。最能引起共鳴的恐怖電影會傳授重要的人生教訓——不是透過公開的教導,而是讓觀眾在整個故事情節中辨別事物錯誤決定的結果。因此,某些恐怖電影中的「英雄」實際上可能更像對手,從而催化了他們自己的垮台。

10達納·波爾克

林中小屋 (2012)

在《林中小屋》中,達納·波爾克的選擇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尤其是在她所處的高風險環境中。這標誌著災難性的殭屍爆發。隨著局勢升級,達娜隨後的決定暴露了她道德上的複雜性,導致觀眾轉而支持敵對勢力。

雖然達納並不是厄運的唯一設計者——馬蒂也有罪——但她的行為引發了重大的道德問題。她最終面臨一個困境,她的不作為會導致嚴重後果。儘管她有可能透過犧牲自己來拯救人類,但她的選擇讓她在一些觀眾眼中受到了誹謗。

9吉爾羅伯茨

驚聲尖叫 4 (2011)

《驚聲尖叫》系列因其對恐怖片的自我參照而聞名,但鬼面的揭露仍然是其最激動人心的元素之一。在《驚聲尖叫4》中,吉爾·羅伯茨(Jill Roberts) 飾演的殺手令人震驚,這增添了令人毛骨悚然的轉折,因為她的動機既私人又惡意,源於嫉妒,而不是典型的邪惡原型。她的行為邀請觀眾重新考慮家庭競爭的深度和名譽的後果。

8朱諾卡普蘭

降臨 (2005)

悲傷的主題在恐怖片中普遍存在,說明個人的損失如何使人物走向道德灰色地帶。朱諾卡普蘭在《後裔》中集中體現了這場鬥爭,她的冒險精神為她的朋友們帶來了可怕的後果。她為了追求刺激和從事秘密事務而背叛了朋友的信任和安全,這給她的意圖蒙上了一層陰影。

儘管她直面危險的意願暗示著一種救贖的弧線,但她早期的決定暴露了她自私的性格,促使觀眾質疑她的行為是否證明了她的命運。

7埃里森·奧斯瓦爾特

險惡 (2012)

艾里森·奧斯瓦爾特是《險惡》中自私的恐怖主角的縮影。他為了野心而放棄謹慎導致了悲劇性的結果,展示了貪婪和疏忽的可怕後果。

「《險惡》的恐怖故事向觀眾介紹了導演斯科特·德瑞克森(Scott Derrickson) 超凡脫俗的《Bughuul》人物,它後來成為著名的電影怪物,並催生了2015 年上映的電影續集。 」-馬克比雷爾 (Mark Birrell ) – 《險惡》等 10 部最佳恐怖電影

奧斯瓦爾特為了個人利益而對不祥之兆不予理睬,這說明無知會如何滋生恐懼,最終將他標記為家人的惡棍,儘管他間接得到了超自然實體的支持。

6阿德萊德威爾遜/紅

我們(2019)

喬丹皮爾的《我們》透過二重身的故事表達了深刻的社會評論。情節錯綜複雜地探索了階級差異和特權,最終阿德萊德被揭露為真正的惡棍。阿德萊德篡奪了原本的生活,她的良心因對舒適生活的痴迷而蒙上陰影,讓她的伴侶和其他人陷入了水深火熱的境地。

這種二元性引發了有關特權和為自我保護而做出的犧牲的道德問題,將阿德萊德塑造成敘事中的複雜對手。

5克里斯蒂安休斯

仲夏 (2019)

阿里艾斯特的《仲夏夜》深入探討了悲傷和創傷性損失所造成的情感損失。克里斯蒂安·休斯體現了「有毒男友」的比喻,表現出煤氣燈操縱行為,同時以犧牲伴侶的利益為代價謀求個人利益。他對丹尼的對待暴露了嚴重的缺陷,儘管他最終在接下來的儀式中成為受害者。

雖然引起了一些同情,但他在整個關係中的整體忽視和自私將他描繪成丹尼康復之旅中的對手,最終為她的賦權做出了貢獻。

4格蕾絲·斯圖爾特

其他人 (2001)

在《其他人》中,葛蕾絲·史都華體現了亞歷杭德羅·阿梅納巴爾所描繪的悲傷引發的瘋狂的頂峰。影片的高潮轉折揭示了格蕾絲,看似是一位保護性的母親,實際上是一個在絕望中策劃了孩子們死亡的對手。這場悲劇性的揭露改變了觀眾對整部電影的看法。

她陷入偏執狂和隨後的行為導致她成為自己家裡的幽靈恐怖分子,使受害者和邪惡的敘述變得複雜。

3瑪麗

高壓 (2003)

《高壓》是一個關於恐怖片比喻中模糊界線的有趣案例研究。雖然最後的主角是一個堅強的女孩,但這一轉折揭示了對手和主角之間更深層的聯繫,引發了關於心理表徵的問題。這部電影充滿爭議的結局引發了人們對精神疾病、酷兒及其所使用的比喻的強烈看法。

「《高度緊張》的曲折結局從來沒有得到評論家的認可,因為許多評論家認為它古怪的揭露破壞了電影的許多有效的緊張感和懸念。」- Cathal Gunning – ScreenRant

2司機

無人活著 (2013)

在《無人活著》中,德萊弗對復仇的追求很快就演變成一個無節制暴力的故事,使他牢牢地扮演了反派角色。儘管最初被描繪成受害者,但他的虐待傾向和蓄意的殘暴行為使他成為也許是最殘酷的角色,最終與觀眾的期望形成鮮明對比。

他的暴力行為和俘虜的令人不安的現實描繪了一個男人的可怕形象,儘管最初的框架令人同情,但最終成為恐怖類型中邪惡的可怕代表。

1阿曼達楊

電鋸驚魂II (2005)

阿曼達楊在《奪魂鋸》系列中從受害者到惡棍的轉變凸顯了恐怖敘事的複雜性。她最初被描繪成被迫捲入痛苦遊戲的倖存者,後來演變為豎鋸的同謀,凸顯了該系列中存在的道德模糊性。阿曼達幫助延續拼圖扭曲的遺產,體現了偽裝成生存的邪惡本質。

這種扭曲重新詮釋了她早期的掙扎,促使人們在恐怖電影製作的範圍內反思道德,強調即使是被認為是受害者的人,在陷入生存的混亂時也可能懷有黑暗傾向。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