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過度植入式廣告的 10 個實例

電影中過度植入式廣告的 10 個實例

電影觀眾尋求娛樂,但現代電影中常見的一個問題是過度使用植入式廣告。雖然這種行銷策略在電影領域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品牌的貢獻通常會增加專案的預算並有助於確保獲利能力,但仍然存在一個門檻。當植入式廣告過多時,電影就有可能從才華橫溢的藝術家精心製作的引人入勝的敘事轉變為觀眾無意中資助的冗長的廣告。

許多最成功的電影系列都有效地利用了置入性廣告,特別是針對年輕族群的電影。然而,在某些情況下,這種方法會從微妙轉變為分散注意力,過於公開地植入品牌,以至於觀眾可能會失去興趣。儘管植入式廣告本身並沒有本質上的危害,但過度使用可能會導致觀眾產生被剝削的感覺,從而降低觀看體驗。

10鬼屋 (2023)

鬼屋植入式漢堡王

雖然電影的品牌資助很常見,但當迪士尼等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擁有的特許經營權選擇過多的植入式廣告時,就會引起人們的注意。 2023 年根據深受喜愛的迪士尼主題樂園遊樂設施《鬼屋》改編的電影就體現了這種過度行為。這部電影以一位天文物理學家、通靈者、牧師和歷史學家試圖清除鬧鬼場所的幽靈居民為中心,但展示了一系列壓倒性的產品。

隨著寶馬、戴爾和 U-Haul 等品牌抓住每個機會出現,置入性廣告成為了明顯的干擾。這種持續不斷的廣告削弱了對故事的真正參與度,反而將觀眾定位為純粹的消費者,而不是渴望愉快的電影體驗的粉絲。這部電影慘淡的評論和商業反應進一步凸顯了這種明顯的不平衡。

9速度與激情:東京漂移 (2006)

《東京漂移》使植入式廣告對於角色發展至關重要

Twinkie 在《玩命關頭:東京甩尾》(2006) 的置入性廣告

玩命關頭》系列植根於街頭賽車文化,邏輯上融合了汽車品牌。然而,當《東京漂移》發佈時,該系列已經跨越了界限。這部電影的置入性廣告太過明顯,以至於觀眾很難將注意力集中在故事情節上,他們注意到各種各樣的產品佔據了螢幕時間。

幾乎在每個場景中,觀眾都可以看到各種品牌,從塔巴斯科醬等隨機產品到奶油夾心蛋糕。這些位置影響了敘事質量,因為它們侵入性地充滿了螢幕,將人們的注意力從電影的角色發展和情節進展的嘗試上轉移開。這部電影依靠角色 Twinkie 的創業努力來推銷產品,給觀眾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8擇日而亡 (2002)

《擇日再死》贏得了「擇日再買」的綽號

《擇日而亡》皮爾斯布洛斯南飾演的詹姆士龐德調查車

詹姆斯龐德系列電影以其奢華的生活方式和奢華的產品而聞名,一直熱衷於置入性廣告。然而,皮爾斯布魯斯南飾演 007 的最後一部電影《擇日而亡》將這一點發揮到了極致,導致了公眾的強烈反對。英國廣播公司 (BBC )等評論家嘲笑它是一個巨大的廣告。

20 家公司為其促銷活動貢獻了超過 7,000 萬美元,無限制的植入式廣告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爭論點。儘管票房成功,但品牌的壓倒性存在削弱了電影的吸引力和真實性。

7眼鏡蛇 (1986)

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Sylvester Stallone) 與百事可樂 (Pepsi) 和 Coors 產品在 Cobra 中

西爾維斯特史泰龍的目標是在《眼鏡蛇》中與阿諾史瓦辛格的動作英雄角色競爭,這是一部充滿暴力和混亂的電影。然而,在無情的行動中,植入式廣告無所不在,從史泰龍飾演的角色喝百事可樂的超市人質場景開始。

這種公然的整合不僅有助於推銷產品,而且成為 80 年代植入式廣告趨勢的象徵,將焦點從故事中轉移開。今天重新觀看《眼鏡蛇》就會發現廣告是多麼普遍,促使觀眾質疑電影的完整性。

6變形金剛:絕跡重生 (2014)

《絕跡重生》因過度植入式廣告而贏得讚譽

《變形金剛:絕跡重生》中的機器人為奧利奧做廣告

作為大片電影的一個標誌,植入式廣告無所不在。然而,《變形金剛:絕跡重生》將這個概念發揮到了荒謬的程度。邁克爾貝 (Michael Bay) 的這一系列特許經營突出了 55 個令人驚嘆的獨特品牌,因此榮獲 Brandcameo 植入式廣告獎。

鑑於它的起源是一部基於孩之寶玩具的電影,添加許多不相關的品牌感覺有些過分。將品牌促銷與講故事無縫融合的機制在很大程度上動搖了,創造了一種更注重行銷而不是敘事進展的觀看體驗。

5空中大灌籃 – 新遺產 (2021)

太空大灌籃-新遺產感覺就像是加長的廣告

勒布朗·詹姆斯灌籃高空灌籃新遺產

最初的太空大灌籃最初被認為是懷舊的瑰寶,但因其創新而受到人們的喜愛。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它的續集《空中大灌籃:新遺產》被認為是重現這一成功的隨意嘗試,最終票房失敗,並因過多的植入式廣告和復雜的敘事而受到批評。

根據美國廣播公司新聞報道,這部電影錯過了吸引觀眾興趣的機會,而是以一種行銷噱頭的方式強調了企業品牌。過度商業化的背景使得這部電影成為品牌的精心展示,而不是針對目標家庭觀眾的有凝聚力的故事。

4荒島餘生 (2000)

Cast Away 在其核心故事中加入了一個著名品牌

湯姆漢克斯在《荒島餘生》中將聯邦快遞包裹分類。

在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湯姆·漢克斯主演的生存劇《荒島餘生》中,故事圍繞著一名被困荒島上的聯邦快遞系統分析師。這種設定自然地將聯邦快遞定位為中心主題,主角與品牌的關係在整個故事情節中不斷發展。

雖然聯邦快遞是影片前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們沒有支付置入性廣告的費用。相反,該公司的知名度是一項與電影敘事緊密結合的策略性舉措,獲得了該品牌的真實寫照。根據The Sacramento Bee 2000 年的一篇文章,聯邦快遞作為故事情節中的一個角色出現,使其超越了單純的廣告。

3芭比 (2023)

芭比是美泰兒的重要行銷活動

瑪格羅比 (Margot Robbie) 在《芭比 2023》中飾演芭比娃娃,一邊看雜誌一邊看著墨鏡

美泰兒和導演葛莉塔葛韋格在電影《芭比娃娃》中的合作是意料之中的,因為它有可能將芭比提升為永恆的偶像,同時宣傳他們的產品。雖然有些人可能認為這部電影只是商業化的工具,但這部電影不僅僅是一個廣告,它提供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敘事和強大的表演。它解決了社會對性別角色和女性氣質的期望等主題。

儘管突出的植入式廣告幫助其引起了觀眾的共鳴,《芭比娃娃》還是成為了2023 年票房最高的電影。 ,這些電影可能過於傾向商業化,冒著講故事完整性的風險。

2超凡蜘蛛人 2 (2014)

《超凡蜘蛛人2》青睞索尼產品

《超凡蜘蛛人2》中彼得帕克的臥室

索尼對《超凡蜘蛛人 2》的廣泛影響力體現在影片對其技術產品的依賴。當安德魯加菲爾德(Andrew Garfield)回歸扮演彼得帕克(Peter Parker)時,這個角色對索尼小玩意的熱愛幾乎是滑稽的。片中充斥著索尼設備,營造出強調消費主義而非人物塑造的氛圍。

特別是在旨在喚起情感的場景中,例如涉及梅姨的場景,無處不在的索尼產品擾亂了觀眾與敘事的聯繫能力。這明顯偏離了有效的植入式廣告,陷入了公開的商業化,削弱了影片的深度。

1喬西和小貓咪 (2001)

喬西與小貓咪模仿置入性廣告

喬西和小貓咪們

在利用置入性廣告的電影中,《喬西與小貓咪》以其諷刺手法脫穎而出。雖然當時在商業上並沒有取得成功,但後來因其透過使用植入式廣告有效批評了音樂產業猖獗的公司化而受到認可。

這部電影的幽默源自於其誇張的場景,涵蓋了從依雲水到世嘉 Dreamcast 等眾多品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產品都不是付費展示;它們是對消費文化的幽默審視,使這部電影成為喜劇鏡頭中巧妙的社會評論。這種對置入性廣告的獨特視角既幽默又批判,讓喬西和小貓咪在電影討論中找到了持久的地位。

資料來源:BBC衛報ABC 新聞薩克拉門托蜜蜂報BuzzFeed

來源&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