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秀的恐怖電影會把觀眾帶入一個扣人心弦的世界,這個世界充滿了複雜的人物,讓觀眾在片尾字幕滾動之後久久不能忘懷。當一部恐怖電影提供獨特的前提並引入令人難忘的惡棍或怪物時,它通常會為有利可圖的特許經營機會奠定基礎。經典的例子包括環球影業在 20 世紀 20 年代和 30 年代拍攝的標誌性怪獸電影,以及許多其他永恆的黑白恐怖電影,這些電影對幾代電影製作人產生了持久的影響。這些電影中的人物和敘事滲透到了電影、電視劇、文學和電子遊戲等各種媒體。
恐怖片中的傑出人物當屬鬼臉,1996 年《驚聲尖叫》上映後,這個角色徹底改變了恐怖片的格局。那時,佛萊迪·克魯格、麥可·邁爾斯和傑森·沃赫斯等恐怖片傳奇人物已經牢牢確立了地位。它們的受歡迎程度鼓勵製片廠製作續集、前傳和重啟劇,以獲得經濟利益。然而,這種趨勢可能會對故事敘述的品質和創造力產生不利影響,因為產生新敘事的壓力可能會損害原創電影的藝術性。
10 《暗影之書:女巫布萊爾2》(2000)
導演:喬伯林格
製作《女巫布萊爾》續集的吸引力很容易理解,因為第一部電影徹底改變了偽紀錄片類型,並吸引了大批狂熱追隨者。由於電影的拍攝風格十分寫實,許多觀眾甚至猜測電影是否為虛構。
儘管有這種潛力,但並不是每部電影都值得拍續集。 Haxan Films 最初並不願意嘗試,而 Artisan Entertainment 則想利用該電影新獲得的人氣來賺錢。因此,續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故事情節執行不佳,缺乏深度和引人入勝的人物。儘管女巫的復仇在視覺上很吸引人,但影片毫無根據地聲稱金屬音樂和恐怖電影助長了青少年暴力,引起了嚴重擔憂。
9.《烏鴉:天使之城》(1996)
導演:提姆波普
如果你想看一部黑暗又俗氣、體現哥德文化的電影,那麼《烏鴉》是一部經典之作。然而,《烏鴉:天使之城》未能向前作致敬,而是進行了空洞的模仿。原版電影展示了一個獨立的敘事;烏鴉埃里克·德雷文失去了他的力量,為他的未婚妻報了仇,然後找到了平靜。
埃里克·德雷文 (Eric Draven) 引人注目的個性影響了 WWE 摔角手斯汀 (Sting) 的性格,這也解釋了人們對他的強烈興趣。雖然前作的吸引力來自於其獨特的故事情節和情感重量,但續集僅僅是用新的主角重新演繹了基本前提。儘管電影配樂依然引人入勝,米婭·科施娜的演繹也值得稱讚,但影片試圖挖掘李國豪的遺產的嘗試最終卻沒有成功。
8.美國精神病患2:全美女孩(2002)
導演:摩根·J·佛里曼
雖然《美國精神病患》中的派崔克貝特曼這個角色對資本主義和現代性進行了尖銳的批判,但不幸的是,其續集《美國精神病人 II:全美女孩》卻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這部續集缺乏清晰度和目的性,未能捕捉到原作對華爾街文化的尖銳諷刺。
在這部續集中,米拉·庫尼斯飾演了一名精神失常的大學生,為了獲得令人垂涎的助教職位,她不惜殺害自己的同學——這是一個荒唐可笑的設定,令人難以相信。影片試圖與貝特曼保持距離,但最終卻毫無保留地否定了他的影響,影片不斷提及他的角色,卻未能保持觀眾的參與度。
7.大白鯊2(1978)
導演:讓諾特·斯瓦克
找出最具關鍵意義的史蒂芬史匹柏電影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但定於 2025 年迎來 50 週年紀念的《大白鯊》無疑是其中之一。這部電影對夏季大片類型產生了巨大影響,雖然它並未被構思為系列電影,但鯊魚卻成為了標誌性角色,並催生了後續電影。
儘管《大白鯊 2》與《大白鯊 3D》和《大白鯊:復仇》相比有自己的特色,但它並沒有達到史匹柏的水平。雖然它提供了引人入勝的動作場景和角色發展,但它常常讓人感覺是一系列值得懷疑的創意選擇。因此,雖然這不是一部糟糕的電影,但它並沒有達到原作的高度。
6.夏令營 II:不開心的露營者 (1988)
導演:麥可A辛普森
原版《睡眠營》由羅伯特希爾茲克 (Robert Hiltzik) 執導,是一部備受爭議的恐怖電影,其敘事中揭示了根深蒂固的創傷。安琪拉的人生旅程源自於一場悲慘的船難,它經常因為對跨性別認同的刻畫而受到批評,但它也展現了那段創傷所帶來的心理影響,使其成為一種複雜的觀影體驗。
夏令營電影的 Letterboxd 評分 | |
---|---|
夏令營 | 3.21 |
夏令營 II:不快樂的露營者 | 2.76 |
夏令營三:少年荒原 | 2.48 |
返回宿營 | 1.99 |
夏令營IV:倖存者 | 1.32 |
在續集中,安吉拉似乎找到了作為夏令營輔導員的正常感覺,而不僅僅是一個復仇的殺手。可悲的是,她的角色被描繪成一個恐懼變性人的角色,懲罰那些偏離她嚴格的道德準則的人。影片的執行缺乏深思熟慮,顯示其衰落為公式化的恐怖片比喻,缺乏原作的主題深度。
5.驅魔人 II:異教徒 (1977)
導演:約翰保曼
導演威廉·弗萊德金 (William Friedkin) 與編劇威廉·彼得·布拉蒂 (William Peter Blatty) 就原版《驅魔人》的爭執不下,導致了續集的製作缺乏關鍵創意人員的參與。華納兄弟委託製作了一個新劇本,但最終卻製作出了一部形而上學驚悚片,由於預算不足和最後一刻的修改,該片在連貫性和方向性方面存在困難。
儘管琳達布萊爾全力扮演雷根,但其角色不一致的敘事線索嚴重削弱了電影的影響力。著名的踢踏舞場景仍然臭名昭著,說明錯誤地嘗試延續恐怖經典可能會導致與原作的影響力脫節。
4.我仍然知道你去年夏天做了什麼(1998)
導演:丹尼坎農
凱文威廉森憑藉《驚聲尖叫》成為恐怖電影中令人敬畏的人物,這部電影為 1997 年的《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做了什麼》奠定了基礎。這部電影由珍妮佛洛芙休伊特主演,開創了一個令人難忘的恐怖故事。然而,沒有威廉森指導創作的續集未能展現同樣的魅力。
多年後,第三部作品《我永遠知道你去年夏天做了什麼》問世,進一步玷汙了這個系列的聲譽。儘管演員陣容回歸,但這部不該存在的續集淡化了原作的獨立敘事,情節錯綜複雜,分散了觀眾對恐怖片刺激的注意力。
3.《魔女嘉莉2》(1999)
導演:Katt Shea
布萊恩德帕瑪的《魔女嘉莉》仍然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恐怖電影,標誌著許多史蒂芬金作品改編的開始。儘管經過多次翻拍,《憤怒:嘉莉 2》仍然是唯一真正的續集。儘管它涉及了女權主義和社會問題的主題,但卻受到前作的影響。
每部《魔女嘉莉》電影 | |
---|---|
電影 | 年 |
嘉莉 | 1976 |
憤怒:嘉莉 2 | 1999 |
嘉莉 | 2002 |
嘉莉 | 2013 |
在這部續集中,雷切爾·朗利用她的心靈感應能力為她的朋友報仇,她的朋友因在學校受到騷擾而悲慘地自殺。雖然該片成功地凸顯了女性的憤怒和社會問題,但對 20 世紀 70 年代開創性電影的不斷引用削弱了該片的特色,模糊了其敘事意圖。
2地動天驚2:餘震 (1996)
導演:SS Wilson
凱文貝肯 1990 年上映的《從地底竄出》是他最受歡迎的恐怖電影之一,介紹了可怕的地下居住的爬行動物。儘管最初並沒有取得票房成功,但其在家庭錄影方面的成功激發了續集的拍攝——人們對其製作寄予厚望。
然而,《地動天驚 2:餘震》卻與影迷的預期大相逕庭。許多原定演員,如貝肯和雷芭麥克恩泰爾都沒有回歸,導致電影的拍攝方法發生重大變化。預算削減和特效減弱導致續集未能令觀眾感到滿意,可以說標誌著該系列的衰落,讓人懷疑它是否還應該繼續拍攝。
1.《異形:復活》(1997)
讓-皮耶熱內 導演
《異形 3》是大衛芬奇的導演處女作,但被廣泛認為是深受喜愛的《異形》和《異形 3》的令人失望的續集,後者頌揚了艾倫雷普利這個標誌性角色。身為一個開創性的女性動作英雄,雷普利的文化意義怎麼強調也不為過,但影迷們願意忍受漫長的等待,等待這部電影成為該系列電影中最成問題的作品。
在《異形:復活》中,科學家對雷普利的身體進行實驗,將她的 DNA 與異形的 DNA 融合,從而形成了混亂的敘事,旨在剖析女性身體自主權的問題。儘管對商品化進行了探索,但由此產生的糟糕的對話、不和諧的視覺風格和混亂的故事敘述導致了電影內容分散,暫時阻礙了該系列電影的發展勢頭。最終,這部續集未能證明其在受人尊敬的異形電影宇宙中的存在意義。
發佈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