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迪瑞德曼的《豺狼之日》系列與 1973 年改編電影之間的 8 個主要區別

艾迪瑞德曼的《豺狼之日》系列與 1973 年改編電影之間的 8 個主要區別

警告!本文包含《豺狼之日》的劇透。

新電視劇《豺狼之日》(2024 年)從弗雷德里克·福賽思 1971 年的小說中汲取靈感,但與原著敘事和 1973 年著名電影改編作品存在諸多偏差,使其脫穎而出。這部最新的詮釋以 Eddie Redmayne 為主角,向觀眾介紹了一位現代刺客大師,他為私人客戶執行高風險的合約殺戮,同時重新設計了故事的關鍵元素。

這部電視改編劇並不是第一部偏離原著的電視劇。 1973 年的電影也做了重大修改。雖然 2024 年系列力求緊密反映福賽思的願景,但它力求對原文中確立的基本主題進行現代化和擴展。

8敘事現代化

豺狼之日的圖像
自訂圖像由 Yailin Chacon 提供

2024 年系列重新定位了當今世界的情節,與小說的歷史背景形成鮮明對比,小說的重點是 1962 年刺殺戴高樂的事件。原版故事在前數位時代展開,使得該系列對現代科技的廣泛運用尤為引人注目。豺狼現在透過加密聊天室與客戶溝通,利用先進的偵察技術,甚至受益於 3D 列印武器,展現了戰術和環境的重大演變。

此外,豺狼的目標並不是政治人物,而是一位有意發起透明度倡議的科技億萬富翁,此舉威脅到了超級富豪的利益。這種向當代對手的轉變使敘事與現代對財富和責任的擔憂保持一致。

7從政治家到科技億萬富翁

豺狼之日 第 1 季第 6 集
圖片來自孔雀

在最初的敘述中,豺狼的目標不是別人,正是法國現任總統戴高樂——這是一個引人注目的任務,強調了這部驚悚片的政治本質。然而,在 2024 年的改編中,這一焦點轉移到了 Ulle Dag Charles (UDC) 身上,他是一位虛構的科技大亨,開發了旨在闡明金融交易的軟體。這項變革不僅使威脅現代化,而且凸顯了有關貧富差距和透明度的社會問題,再次反映了當代的優先事項。

6介紹比安卡·普曼

比安卡·普曼《豺狼之日》
圖片來自孔雀

由拉沙納·林奇(Lashana Lynch) 飾演的比安卡·普爾曼(Bianca Pullman) 角色是故事情節中的一個引人注目的補充,代表著軍情六處(MI6) 為抓獲豺狼所做的努力。與源材料中重點關注法國偵探不同,本系列展示了普爾曼的不懈追求,利用她的智慧和網絡技能來揭開豺狼的身份和意圖。

5豺狼的雙重生活

豺狼之日 第 1 季第 6 集
圖片來自孔雀

與原版形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該劇將豺狼描繪成一個名叫查爾斯·卡爾索普的顧家男人,與妻子和孩子住在加的斯。這個維度增加了他的性格的深度和複雜性,因為他兼顧了慈父和致命刺客的雙重生活。這種雙重生活的意義凸顯了這種職業對人際關係造成的心理傷害。

道德的四種陰影

《豺狼之日》中的比安卡·普曼和豺狼

雖然福賽斯敘述中的豺狼主要被視為惡棍,但該系列通過將他呈現為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物——一個陷入貪婪和道德妥協網絡的充滿愛心的家庭男人,使這一點變得複雜。與此同時,像比安卡·普爾曼這樣的人物變得越來越模糊,這表明她對正義的熱心追求導致了附帶損害,從而引發了人們對她定罪的真正代價的質疑。

3偽裝大師

《豺狼之日》中的德國看門人魯弗斯

原版電影對豺狼的外觀進行了微妙的改變,主要是使用了化名。相較之下,2024 年的改編版展示了戲劇性的身體變化,融合了先進的義肢和精心設計的偽裝。雷德梅尼在駕馭這些不同角色時的表演為這部劇增添了一層迷人的色彩,增強了圍繞角色的懸念和陰謀。

2精英雇主

豺狼之日 第 1 季第 4 集
圖片來自孔雀

在經典的敘事中,豺狼隊是與美洲國家組織簽約的,這是一個一心想要刺殺戴高樂的激進右翼派系。然而,最近的改編引入了一群富有的企業高管,他們在他們崇高的辦公室裡策劃了合約殺戮。儘管他們將自己描繪成合法的企業家,但他們的道德腐敗與極端主義團體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揭示了當代社會影響力和權力的深層意義。

1改變結局

艾迪瑞德曼在《豺狼之日》中飾演豺狼

在這部 1973 年電影的結局中,豺狼幾乎是刺殺戴高樂,最終死於偵探勒貝爾之手。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該系列讓豺狼成功完成了對抗 UDC 的任務,最終讓比安卡·普爾曼獨自應對後果。隨後發生的事件編織了一場緊張的最終對抗,其特點是悲劇性的轉折,突顯了他們各自戰鬥的高風險。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