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drew Ahn 和 James Schamus 在 BFI Flare 重新演繹經典
導演安德魯安 (Andrew Ahn) 和詹姆斯沙姆斯 (James Schamus) 在最近的 BFI Flare(倫敦 LGBTQIA+ 電影節)“The Makers”活動中成為焦點。他們共同分享了對李安 1993 年獲得奧斯卡提名的電影《喜宴》的重新解讀的見解,同時也反思了全球社會對同性戀權利不斷變化的態度。
應對全球對同性戀權利的強烈反對
在討論中,安表達了他對許多地區對同性戀權利日益強烈的反對情緒的擔憂。 「這讓我非常焦慮,」他說。 「我希望情況不要這麼緊張。不過,我希望這部電影能成為社區建設的催化劑——鼓勵觀眾團結起來,從共同的經歷中獲得力量,並捍衛銀幕上所代表的理想。」他指出,社會接受度具有不可預測性,就像一個在進步和倒退之間搖擺的鐘擺。
酷兒歡樂的力量
沙姆斯同意安的觀點,強調慶祝同性戀歡樂的重要性。 “我們電影最近在聖丹斯電影節首映就是這種喜悅的證明,”他評論道,並補充道,“我希望 BFI Flare 的觀眾也能感受到同樣的喜悅。喜悅是一種超能力,也是我們爭取知名度和平等的根本部分。”
衷心致敬李安的原著
在談到創作方式時,安哲秀和沙姆斯都強調了對原版電影的深深敬意。安哲秀直言:“你們不可能讓李安的《喜宴》變得更好”,這也進一步強化了他們不走傳統翻拍路線的決定。沙姆斯表示同意,並強調:“這是一部非常不同的電影。”
與原版電影的個人聯繫
安公開了他對原版電影的情感聯繫,講述了他在八歲時如何發現這部電影。 「我母親從一家音像店租了這部電影,但不知道這是一部同性戀電影,」他回憶道,引得觀眾大笑。 「全家人一起觀看這部電影讓我大開眼界,我當時完全沒有想到它會對我的生活產生如此大的影響。這是我看過的第一部同性戀電影,而且它是一部用如此人性化的方式講述的亞洲同性戀電影,這也塑造了我作為一名故事講述者的旅程。”
安和沙姆斯的職業生涯廣受好評
安是一位韓裔美國電影製片人,他在描繪亞裔美國人酷兒經歷方面表現出色,其作品包括《溫泉之夜》、《車道》和《火島》 (對《傲慢與偏見》進行了現代詮釋)。此外,他還為《布里傑頓》、《Genra+ion》和 FX 紀錄片《驕傲》等熱門劇集做出了貢獻。
沙姆斯是一位著名編劇(代表作《冰風暴》)、製片人(《斷背山》)和導演(《憤怒》),他共同創立了焦點影業,並在《月升王國》、《米爾克》和《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等標誌性電影的製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最近的項目包括《助理》和墨西哥電視連續劇《Somos》。
發佈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