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YBE Corporation 和 NewJeans 的爭議
目前,韓國流行音樂界正經歷一場激烈的爭執,涉及 HYBE 公司及其子公司 ADOR,後者代理著名女子團體 NewJeans (NJZ)。最近,有指控指出 HYBE 可能利用付費網路噴子或機器人來影響大眾對 NewJeans 的負面看法。
2025 年 3 月 26 日,英國廣播公司 (BBC) 發布了一系列對 NewJeans 成員的訪談後,爭議愈演愈烈。粉絲們迅速湧向 X 和 Reddit 等平台,對這些採訪影片評論區充斥的敵意評論表示不安。
令人驚訝的是,粉絲們注意到,在 BBC 新聞韓國採訪之後,評論數量激增,有報道稱,在發布後的短短六個小時內就出現了“12000 條評論”,主要充斥著針對該組合的負面評論。如此迅速的湧入引發了人們對此類評論真實性的懷疑,表明這可能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活動,而不是真正的公眾情緒。
許多粉絲認為,負面評論的激增表明帳戶是自動生成的,或者是有組織的行為,目的是散佈貶損言論,扭曲公眾輿論。關於 BBC 對這些評論的管理的觀察進一步加劇了人們的擔憂,有人猜測刪除辱罵性評論可能意味著違反了社群準則。
「Hybe 正在向 BBC 的 YouTube 影片發送付費噴子。每次刷新,都會出現大量新的仇恨評論,他們試圖讓西方人相信這些女孩在韓國遭到抵制。”
粉絲的這些懷疑並非毫無根據,因為它們源於 HYBE 的子公司 ADOR 與 NewJeans 之間持續的法律糾紛和權力鬥爭。粉絲們呼籲團結,並鼓勵他們的支持者(被稱為“兔子”)傳播正能量,而不是發表負面評論。
“補充一下,他們在 YT 上接受《時代》雜誌採訪時也有很多噴子。BNZ,請點讚這個視頻並留下更多積極評論。”
進一步複雜化敘事的是,粉絲們發起的討論中提到了與韓國流行音樂組合的反響有關的政治問題,暗示更深層的社會緊張局勢可能影響公眾對 NewJeans 的反應。
HYBE 的指控及其與 ADOR 的法律衝突
NewJeans 的粉絲們自稱是“兔女郎”,他們所表達的擔憂源於過去他們指責 HYBE 的公關團隊採用負面媒體策略來破壞 NewJeans 的成功。報道稱,據稱 HYBE 公關人員在錄音中淡化了樂團在日本的成就。
此外,粉絲們對 HYBE 進行私人調查以揭露 NewJeans 支持者身份的說法表示憤怒,這進一步增加了正在進行的法律糾紛的風險。 2024 年 4 月,HYBE 宣布對前執行長閔希珍 (Min Hee-jin) 試圖惡意收購 ADOR 進行審計,此訴訟由此為公眾所知。
HYBE 提供了包括所謂的 KakaoTalk 訊息在內的數位證據來支持這些指控,表明 Min 正在向母公司施加壓力,讓其剝離在 ADOR 的股份。
閔熙珍強烈否認這些指控,指責 HYBE 破壞她的努力,優先考慮利潤而不是藝術性,並允許其他團體(特別是 ILLIT)複製 NewJeans 的獨特概念。
爭議的核心在於 Min 試圖擺脫 HYBE 的束縛,而 HYBE 持有 ADOR 80% 的股份。 2024 年 11 月,NewJeans 以違反信託和違反合約為由宣布終止與 ADOR 的合同,而 ADOR 對此提出異議,情況變得更加戲劇化。
在隨後的法律糾紛中,雙方多次向法院提起訴訟,尋求解決方案。 2025 年 2 月,NewJeans 未經 ADOR 批准宣布更名為 NJZ。然而,2025 年 3 月 7 日,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指示 NJZ 修改並重新提交終止索賠,認為他們最初的取消合約理由不充分。
幾週之內,同一家法院向 ADOR 頒發了禁令,限制 NJZ 從事獨立商業活動,包括音樂發行——這是 HYBE 和 ADOR 的重大勝利,再次確立了他們對 NewJeans 的合約權威。
儘管存在這些法律障礙,NewJeans 仍堅持對法院針對其獨立運作的裁決提出異議。他們最近以新名字 NJZ 於 3 月 23 日在香港 ComplexCon 舉行了演出,這表明他們正在為爭取自主權而不斷鬥爭,同時也宣布暫停演出。
發佈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