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倫米倫對詹姆斯龐德女性形象的批評概述
- 海倫米倫表示她不贊成詹姆士龐德電影中對女性的刻畫。
- 原版詹姆士龐德小說中的女性都是堅強而自主的人物。
- 龐德系列電影中女性角色變得越來越多元和有力量。
詹姆斯龐德系列 電影幾十年來一直主導著間諜題材,展現了眾多魅力十足的女性形象。然而,著名女演員海倫米倫對電影中這些角色的描繪表示了擔憂。
在伊恩弗萊明的小說中,詹姆斯龐德被描繪成一位魅力十足的色狼,經常與複雜而迷人的女人交往。這些女性角色通常在他的冒險中扮演關鍵角色——無論是作為盟友、愛人,甚至是模稜兩可的反派人物。電影改編很大程度上放大了龐德的花花公子形象。最近,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一個頌揚邦德遺產的片段引發了爭論,許多觀眾質疑其與頒獎典禮的相關性。
米倫的職業生涯長達 60 多年,輝煌無比,獲得無數讚譽,她一直直言不諱地批評這部系列電影。在接受《倫敦標準報》採訪時,她對女性所扮演的角色感到惋惜,認為這一系列電影充滿了「深刻的性別歧視」。在反思自己的立場時,她評論道:“整個詹姆斯龐德系列電影都不是我的菜……我從來都不喜歡詹姆斯龐德電影中女性的角色形象。”
米倫並沒有設想邦德系列電影由女性主演,而是主張以從事間諜活動的真實女性為故事中心,突顯她們的歷史貢獻。她引用了法國抵抗運動期間女性的勇敢行為,並強調:
如果你聽說過法國抵抗運動中婦女們的所作所為,你就會知道她們的勇敢令人驚嘆,令人難以置信。所以我會講述在那個世界工作的傑出女性的真實故事。
針對邦德影片中性別歧視色彩的批評引起了許多影迷和學者的共鳴。有些人斷言,邦德角色體現了厭女的原型。然而,研究人員認為,弗萊明最初對女性的描繪與電影中的女性形象截然不同。據學者朱莉婭·庫爾巴施-威爾克 (Julia Kulbarsch-Wilke) 稱,小說中的女性角色並不符合 20 世紀中期社會對家庭主婦的期望。同樣,伊馮娜·塔斯克也強調,邦女郎「堅強且性獨立」。例如,《諾博士》中的 Honey Rider 和《霹靂彈》中的多米諾都被描繪成對故事情節產生重大影響的強大角色。
雖然米倫的批評確實揭示了文學和電影之間的差異,但必須認識到改編通常會修改人物形像以迎合當代觀眾。傳統上,早期的龐德電影主要將女性描繪為陷入困境的少女。然而,該系列電影在賦予女性角色權力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其中朱迪·丹奇飾演的 M 等人物是邦德的上司。在進一步的發展中,拉什娜·林奇 (Lashana Lynch) 在《無暇赴死》中首次扮演的角色諾米 (Nomi) 代表了 M16 的第一位女性 007 特工,挑戰了幾十年來建立的敘事規範。
至於米倫對於邦德角色的潛在女性繼任者的評論,似乎不太可能朝這個方向發展。前邦德製片人芭芭拉·布洛科利表示,未來對邦德的任何描繪都必須符合她對該系列電影的設想,並特別指出主角必須是英國人且為男性。儘管亞馬遜收購米高梅影業後所有權發生了變化,但布羅科利和她的兄弟邁克爾·G·威爾遜仍然對該系列的知識產權保留了相當大的控制權,這表明她的創作偏好可能會繼續影響邦德的傳奇。
詹姆斯龐德系列 電影目前可在 Amazon Prime 上觀看,新觀眾和老粉絲都可以欣賞其多年來的演變。
來源:倫敦標準報
發佈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