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中麥可柯里昂之死:凸顯他與馬龍白蘭度飾演的維托柯里昂的主要差異

《教父》中麥可柯里昂之死:凸顯他與馬龍白蘭度飾演的維托柯里昂的主要差異

阿爾·帕西諾在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著名的《教父》三部曲中生動地描繪了邁克爾·柯里昂這一角色,他的去世與其父親維托·柯里昂(馬龍·白蘭度)的去世形成鮮明對比。電影旅程記錄了麥可從一個踏入有組織犯罪世界的天真的年輕人,到最終成為黑手黨骯髒生活中疲憊不堪的領導者的演變過程。這部傳奇故事跨越三部電影,通常被認為是一個連貫的敘事,而麥可的故事是他父親的生與死的尾聲。

三部曲呈現了一個連續的故事情節,突出了“教父”頭銜的轉變,從維托開始,到邁克爾作為柯里昂家族族長的角色結束。然而, 《教父》的本質超越了犯罪和背叛的主題。它將生與死的元素錯綜複雜地編織在一起。故事從維託的鼎盛時期開始,隨後是他的去世,最終導致邁克爾在《教父第三部》中孤獨的結局。這種生命與死亡交織在一起的循環概念強調了兩個角色之間的關鍵分歧。

麥可·柯里昂和維托·柯里昂的獨特死亡

兩位教父截然不同的結局

維托·柯里昂在他的花園裡
麥可柯里昂死亡現場
麥可柯里昂的最後時刻
麥可一個人

在《教父》《教父第三部》中,維托和麥可柯里昂之死之間的相似之處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維託的去世發生在一個花園的寧靜環境中,他在那裡與孫子享受了片刻的寧靜,儘管他吃著不祥的橙子。相較之下,麥可的死亡發生在類似的環境下——他也在外面,沐浴在陽光下,周圍都是大自然。然而,維托被家庭之愛所籠罩,麥可則在深深的孤獨中面對生命的終點。

雖然維託的最後時刻因他心愛的孫子的出現而變得柔和,但邁克爾的孤獨倒下卻顯示了他孤獨的深度。值得注意的是,維託的崩潰體現了家族的遺產和活力,他去世時充滿了對這個代表著未來希望的男孩的感情。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麥可被遺棄了,周圍只有在他周圍漫遊的狗,這深刻地反映了他令人心酸的孤獨。

探究他們不同結局背後的原因

麥可之死:複雜的解釋

麥可柯里昂在太浩湖辦公室

兩個角色都做出了難以想像的行為,並因黑手黨的暴力而遭受了毀滅性的損失,這引發了一個重大問題:為什麼維託的死亡被描繪得充滿憐憫,而邁克爾的死亡卻顯得沉浸在痛苦之中。答案可能在於麥可與維托相比所培養的情感距離,維托雖然冷酷無情,但體現出一種讓家人保持親密關係的溫暖。這種難以捉摸的家庭感情可能使維托免受邁克爾死亡時瀰漫的孤獨感。

麥可變成了一個冷酷無情的人,這在他和他所愛的人之間造成了障礙。為了維持真正的關係,他發出了斷絕家庭關係並體現背叛的命令——最臭名昭著的是他冷酷地選擇消滅他的兄弟弗雷多。他們性格上的這種差異解釋了為什麼一個唐在溫暖的包圍下迎接死亡,而另一個則在沒有陪伴的情況下面對死亡。

有趣的是,另一種觀點認為麥可的孤獨死亡象徵著一種無私的形式。維托田園詩般的結局的特點是他有能力吸引家人加入這個行業,而邁克爾的選擇雖然是悲劇性的,但目的是將他剩下的家人從暴力犯罪世界中解救出來。然而,這也給他帶來了災難性的損失,最終導致瑪麗的死亡——為了孩子們未來的安全,這是難以忍受的犧牲。最終,麥可承擔了家庭遺產的負擔和隨之而來的孤獨,實現了維托深切希望的結果:擺脫黑手黨糾葛的生活。

《教父 第三部》另類剪輯的影響

敘事的顯著變化

麥可柯里昂在《教父尾聲》結尾時的反應

2020年,科波拉發布了《教父尾聲:邁克爾·柯里昂之死》,這是第三部的精煉版,標誌著重大變化,特別是省略了邁克爾的死亡場景。觀眾沒有看到他在花園裡真正的死亡,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女兒瑪麗去世後的情感影響上。

這種改變將邁克爾的「死亡」轉變為一種象徵性的損失,重點關注家庭崩潰所帶來的情感毀滅。取消他的身體終點的決定引發了更深刻的反思——他的最後時刻會是什麼樣子?儘管觀眾深思,這種轉變並不意味著麥可的晚年會反映出任何幸福;事實上,這表明瑪麗的去世隱喻地讓邁克爾心碎,標誌著他的旅程的悲慘結束。

《教父尾聲》在爛番茄上獲得了 86% 的評分,而原作的評分為 67%,《教父尾聲》引發了人們對邁克爾最終命運的廣泛解讀。然而,這種敘事的改變仍然強化了該系列的基本訊息——犯罪生活的令人窒息的影響,最終導致深刻的失落和孤立。

來源&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