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警告:本文討論暴力和自殺的主題。
史蒂芬金經常被譽為“恐怖之王”,他創作了許多吸引讀者的作品。然而,不幸的是,一些電影改編未能抓住他講故事的精髓。雖然他的許多小說和短篇小說集都成功地改編成了引人入勝的電影,但過渡到銀幕有時會扭曲原來的敘述,讓粉絲感到失望。
10傑克·托倫斯的冰冷死亡
閃靈 (1980)
在史丹利庫柏力克改編的《閃靈》中,傑克托倫斯在追捕兒子丹尼時在雪地迷宮中被凍死。這個結局與金的小說截然不同,在小說中,傑克面臨著更戲劇性和救贖性的命運。在書中,他與俯瞰酒店的邪惡力量作鬥爭,最終在鍋爐爆炸時犧牲了自己,在恐怖中展現了他的人性。
9托尼的轉變
閃靈 (1980)
在改編的電影中,東尼被描繪成丹尼想像中的朋友,他們之間令人不安的互動營造出了電影的怪異氣氛。然而,在金恩的原始敘事中,東尼是一個獨特的實體——丹尼自身心靈能力的延伸。這一改變極大地改變了故事的動態,特別是在標誌性的「REDRUM」場景中,托尼透過鏡子而不是透過心靈連結揭示了不祥的信息。
8主角意圖的轉變
跑男 (1987)
《奔跑的人》的改編極大地改變了本·理查茲的動機。在金的敘述中,他是一名絕望的前警察,尋求養家活口。相反,阿諾史瓦辛格的電影則呈現出更單向的刻畫,聚焦於虛張聲勢。這部電影省略了激發本動機的悲慘背景故事,導致敘事被淡化,缺乏小說中的情感賭注。
7夢幻般的結局
細胞 (2016)
在《國王牢房》中,故事以克萊在混亂中伸手尋找兒子而結束。事情的突然發生讓讀者對強尼的命運產生了一種揮之不去的不確定感。然而,影片的「這一切都是一場夢」的轉折削弱了克萊掙扎的強度,呈現出一個平淡且令人困惑的結論,削弱了小說中描繪的父子關係的力量。
6艾倫潘伯恩的代表作
必需品 (1993)
在 1993 年改編的電影《需要的東西》中,艾德哈里斯飾演艾倫潘伯恩,但這種解釋偏離了小說中角色的複雜性。在書中,潘伯恩在家庭悲劇後與深深的悲痛作鬥爭,為他的性格增添了深度。然而,這部電影將他描繪成主要是憤怒和反复無常的,而忽略了使他產生共鳴和引人注目的細微差別。
5瘋狂的機器
最大過載 (1986)
《最大超速》改編自金的短篇小說《卡車》,為機器的感知能力引入了一個明確的理由──即一顆外星彗星。雖然這種不尋常的解釋削弱了故事的模糊性所帶來的緊張氣氛,但劇本的作者卻是金本人。影片所提供的清晰度意味著與原始素材所特有的懸疑未知的背離。
4伯克在塞勒姆地段的命運
塞勒姆地段 (2024)
在 2024 年改編的電影《塞勒姆的命運》中,伯克的死亡經過了修改,顯示他被巴洛轉變,這與金對面臨心臟病的角色的描繪不同。這項改編意義重大,因為它削弱了伯克在敘事中的影響力,用一種感覺更虛構、更不紮根於金故事的情感分量的死亡取代了令人心酸的死亡。
3斯坦之死的寫照
它第二章 (2019)
在第二章中,史丹的自殺被描繪成英雄行為,旨在激勵他的朋友反對潘尼懷斯。他死亡的這種轉變與金的描述形成鮮明對比,後者反映了根深蒂固的創傷和從痛苦中的釋放。雖然電影改編往往尋求戲劇性的繁榮,但這種變化忽略了原文中史坦精神痛苦的複雜性。
2信條家庭悲劇的轉變
寵物墳場 (2019)
2019 年改編的《寵物墳場》因選擇將孩子悲慘結局的焦點從蓋奇轉移到艾莉而面臨審查。蓋奇的過世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造成了深刻的家庭緊張,而艾莉的死卻改變了人們的情感面貌。這一關鍵的變化削弱了敘事的影響力,因為蓋奇天真的年齡和隨後的轉變創造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對比,而當角色互換時,這種對比就會消失。
1與原始材料的脫節
割草人 (1992)
1992 年改編的電影《割草機人》與金的原始短篇小說相差甚遠,幾乎沒有相似之處。這部電影並沒有講述一個與超自然力量有關的園丁的怪誕故事,而是以技術實驗和虛擬現實為中心進行敘事。金針對改編的訴訟凸顯了人們對這種轉變中所採取的自由的不滿,最終使這部改編成為對其作品最不忠實的解釋之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