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結核病傳播:約翰·格林新書《萬物皆結核病》中的見解,書中講述了一位 17 歲「致命感染」患者的故事

了解結核病傳播:約翰·格林新書《萬物皆結核病》中的見解,書中講述了一位 17 歲「致命感染」患者的故事

探索約翰格林的新非虛構作品:《一切都是結核病》

2025 年 3 月 28 日,著名作家約翰‧格林 (John Green) 發布了他的最新非小說類圖書《一切都是結核病:我們最致命感染的歷史和持續性》。這部發人深省的作品圍繞著亨利·萊德的生活展開,他是一名 17 歲的肺結核患者,也是格林在 2019 年塞拉利昂之旅中第一次經歷的。

揭示全球健康危機

格林的新敘述試圖揭示結核病的嚴酷現實,將其描述為全球「最致命的感染」。儘管結核病是一種可以治癒的疾病,但每年仍奪走約150萬人的生命。在介紹中,格林表達了對導致這種致命疾病的持續存在的醫療保健不平等的擔憂,並強調迫切需要提高認識並採取行動。

「當一個人吸入結核菌時,病菌就會在肺部定居並開始生長。從那裡,它們可以通過血液傳播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如腎臟、脊柱和大腦,」該網站補充道。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CDC) 解釋說,結核病不會透過握手或共用個人物品等日常接觸傳播。吸入結核菌的人可能會出現潛伏性結核病感染,但不會傳播給他人,凸顯了這種疾病的複雜性。

約翰‧格林的見解:本書背後的動機

在 2025 年 3 月 27 日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格林詳細闡述了他從虛構故事敘述轉向透過非小說形式解決現實世界健康危機的原因。本書的敘述主角是亨利·萊德,一位與抗藥性結核病奮鬥的青少年。格林指出,這種個人連結是促使他分享萊德的故事的關鍵。

「歸根結底,我之所以寫這本書,是因為我遇到了一個名叫亨利·賴德的人,他患有抗藥性結核病。亨利想讓我分享他的故事。所以這本書就是我分享的,」他說。

「從某些方面來說,這顯然是一種背離——我寫的是有關肺結核的非虛構作品,而不是為青少年寫書。但從其他方面來說,我的意思是,這本書的中心人物是一位熱愛詩歌的青少年,而詩歌一直是我的愛好。”

在採訪中,格林對結核病的持續存在感到驚訝,並承認儘管結核病可以治愈,但它仍然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他指出,美國報告稱2025年將有大約10, 000例活動性結核病病例,這一趨勢的原因是公共衛生系統資金不足。

結核病的普遍影響

格林強調,人們普遍認為結核病主要影響邊緣人群,並表示任何人都可能感染這種疾病,這對結核病相關的恥辱感提出了挑戰。

在反思社會對結核病的自滿態度時,格林注意到一個令人不安的模式,即某些生命被認為不那麼重要。他表示,與急性爆發的疾病不同,結核病的隱性常導致反應延遲。

「我還認為結核病的傳播方式有些特別。也許是因為它傳播緩慢。也許是因為它不像霍亂或其他疾病那樣襲擊社區。我確實認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們沒有很好地將生活在邊緣的人納入其中,這使得結核病在人類系統失效的地方肆虐。」

約翰·格林以《一路向下的烏龜》和《星運裡的錯》等青少年小說而聞名,他繼續為文學和公共衛生論述做出重大貢獻。他與兄弟漢克·格林 (Hank Green) 一起透過他們受歡迎的 Y​​ouTube 頻道 Vlogbrothers 吸引觀眾。

欲了解有關結核病及其影響的更多見解和詳細信息,請訪問Sportskeeda上的完整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