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電影評論:雷·門多薩和亞歷克斯·加蘭讓觀眾沉浸在扣人心弦的即時戰鬥體驗中

《戰爭》電影評論:雷·門多薩和亞歷克斯·加蘭讓觀眾沉浸在扣人心弦的即時戰鬥體驗中

毫不妥協的戰鬥視角:《戰爭》評論

《戰爭》以令人震撼的緊張感將觀眾帶入混亂的軍事行動世界,影片以出人意料的歡樂場景開場,讓人想起了兄弟會的聚會。影片首先向我們介紹了一位身材高挑的金髮女郎正在進行一場看似性感的健身訓練,然後鏡頭突然切換到基地裡的一群海豹突擊隊員,他們像在體育賽事中一樣歡呼雀躍。這一鮮明的對比為觀眾帶來了 90 分鐘的沉浸式旅程,帶觀眾重溫 2006 年伊拉克拉馬迪的一次行動,當時美國狙擊部隊面臨著不斷升級的基地組織威脅。

《戰爭》由亞歷克斯·加蘭 (Alex Garland) 共同編劇和導演,並與擁有伊拉克第一手經驗的前海豹突擊隊員雷·門多薩 (Ray Mendoza) 合作。本片與《黑鷹墜落》和《拆彈部隊》等其他殘酷軍事劇並駕齊驅。然而,其獨特的方法使其與眾不同。

混亂中形成的社區

《戰爭》並沒有深入探討個人角色的背景,而是讓觀眾沉浸在壓力之下形成的混亂情誼。它捕捉了原始的情感——恐懼、痛苦、勇氣和決心,而沒有借助過於感性的描寫。人物的最小可見度和不斷升級的混亂強調了這種真實感,展示了他們對彼此堅定不移的承諾。

劇中人物主要使用簡潔的軍事術語進行交流,通常只透過無線電或在他們之間提供必要的資訊。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幾乎完全缺乏背景故事,我們還是發現自己對他們的命運產生了興趣;他們共同的考驗創造出一種集體身份,與觀眾產生深深的共鳴。這種方法放大了電影對戰爭的震撼力,強調了每個統計數據背後都有一個充滿損失和犧牲的人性故事。

對戰爭的及時反思

在地緣政治策略往往將政治議程置於人道主義考量之上的時代,「戰爭」清楚地提醒人們衝突所造成的真正傷亡。影片中描繪的士兵不僅僅是戰鬥人員;他們代表那些生活因為當權者的決定而永遠改變或縮短的人。

當隊伍默默地穿過一條異常安靜的住宅街道時,當他們確定了狙擊手位置的關鍵位置時,輕鬆的時刻很快就消失了。透過與一個毫無戒心的伊拉克家庭的互動,影片反映了軍事行動的道德複雜性,因為士兵侵入了他們的生活,同時也需要他們的合作才能使任務成功。

生存之戰

當士兵發現自己靠近叛亂分子的據點時,一場原本平凡的行動逐漸升級為一場生存之戰。他們等待事態發展,緊張氣氛逐漸加劇,最終一場突然的手榴彈襲擊使他們陷入混亂。無情的槍聲和爆炸聲讓觀眾彷彿置身於戰鬥之中,明顯地產生了一種緊迫感。

格倫·弗里曼特爾 (Glenn Freemantle) 的專業音效設計增強了這種感覺,而大衛·湯普森 (David Thompson) 的手持攝影和芬·奧茨 (Fin Oates) 的精確剪輯則保持了快節奏。在加蘭的指導下,儘管影片的體驗令人痛苦,但視覺效果絕對不會掩蓋真實性。

傑出樂團表演

全體演員在拍攝前都接受了嚴格的海豹突擊隊訓練,他們的表演統一而引人注目,強調的是團隊合作而非個人魅力。值得關注的是,科斯莫·賈維斯 (Cosmo Jarvis) 飾演身受重傷的埃利奧特,威爾·保爾特 (Will Poulter) 飾演埃里克上尉,體現了戰鬥中領導層的壓力。基特康納 (Kit Connor) 飾演的湯米 (Tommy) 在混亂中增添了一絲人性和幽默感,描繪了從虛張聲勢到脆弱的轉變。

從根本上來說,《戰爭》並不是對英雄主義的頌揚,而是對戰鬥地獄般現實的原始探索。影片堅定的結局——描繪了受影響的平民小心翼翼地奪回被毀壞的家園——傳達了影片深刻的寓意。

透過《戰爭》,門多薩和加蘭創造了一種深刻而堅定的戰爭描寫,以其真實的戲劇性吸引觀眾,使其成為戰爭電影描繪的一大亮點。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